原定于今年3月頒布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置基金》簡稱處置基金)至今仍未出臺。不過,這并未阻礙中外企業在廢舊家電回收的市場化運作速度。
日前,《中國企業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廢舊處置基金已經于4月上報國務院,有望于67月份正式對外發布實施。此前,由發改委負責制定的首批五大類廢舊家電產品目錄已經于今年初公布,而由環保部負責的廢舊家電處置資格許可管理方法也于去年底公布,唯獨由財政部負責的處置基金難產。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即將公布的處置基金,將以補貼處置企業為主的方式,通過市場化機制,由處置企業將補貼的優勢傳至回收環節。同時,還有條件地賦予了生產企業申請基金補貼的資格。自行或者委托相關機構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的生產企業,可申請基金補貼資格。此外,對采用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設計方案及使用環保資料的電器電子產品可予以減征基金。
變廢為寶的商機
面對處置基金的難產,中外企業對于廢舊家電的回收市場化運作卻在全面加速。日前,松下宣布在杭州成立專門從事廢舊家電回處的合資公司。此前,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在國度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天津靜海子牙環保產業園正式竣工投產。去年,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投產,此外,海爾、格力等家電企業也紛紛介入廢舊家電回收市場的競爭。
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的社會保有量分別達到3.5億臺、1.3億臺、1.7億臺、1.2億臺。這些家電產品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進入家庭的通常以10年至15年使用壽命估算,從2003年起我國每年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如今更是呈幾何數增長。
目前,國已經形成了天津、山東、浙江、廣東、江蘇等五大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大省,其中天津的TCL項目一期已達到100萬臺舊家電產品處置能力,山東的青島新天地項目擁有年處置廢舊家電180萬套的能力,年回收銅、鋁、不銹鋼、塑料、貴金屬混合物等可利用物資68000噸。江蘇蘇州的同和廢舊家電自動化拆解項目,濕式車間特有的技術使得貴金屬的處置回收使回收率純度達到99.99%以上,干式車間是唯一可處置氟利昂的企業。
日企完成布局
所有進入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的企業中,以日本非鐵巨頭同和控股極具影響力,目前除了蘇州的項目,還在天津、杭州分別與住友商事、杭州頂峰,以及松下、大地建立了合資公司,共同參與到廢舊家電回收中。
不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各地從事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的企業卻普遍反應,廢舊家電存在回收難、拆解利潤低、可循環體系斷裂”等問題,一些回收價值高的空調等產品直接被“收廢游擊隊”搶奪,而顯像管電視這樣拆解成本高、回收價值低的產品卻無人愿意收、愿意拆解。更為重要的由于整個市場體系對于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缺乏一套完善的體系和制度推動,也直接造成了從事家電回收企業面臨著“商業模式”缺乏的尷尬。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廢舊電器電子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管世翾曾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全球范圍內,從事家電回收拆解企業都依靠政策補貼在發展。不過,業內人士端木清言則指出,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以來,截至5月27日累計回收五大類廢家電5296.2萬臺,給予拆解企業提供了足夠的貨源’同時,技術領域、設備等方面需要向日本同行學習外,擁有龐大市場我國的廢家電從業企業前景極為 |